村民王从会向向思延乡信用社主任缪世琴道谢
村民粗心丢存款
农信社比她还急
“缪主任,急百我想再来感谢你们。姓之想百姓”王从会来到思延乡农信社,所急所想见到该社主任缪世琴,急百便上前拉着她的姓之想百姓手,不断道谢。所急所想
“4·20”芦山强烈地震过后,急百王从会成为倒房户,姓之想百姓她家的所急所想老房子受损严重。去年9月份,急百新房开工建设,姓之想百姓5个多月的所急所想时间过去,房屋整体结构已全面完成,急百开始进行内外墙装饰。姓之想百姓
2月26日13时,所急所想王从会带着银行卡到农信社取现18000元。因家中事情繁琐,王从会忙中出错,将其中5000元遗失在柜台上的卡槽里,忘记取走。
“这是谁的钱,怎么没拿走?”后面一位村民办理业务时,发现了卡槽里有一摞50元的人民币,告诉了农信社的工作人员卢敏说。卢敏立即想到了刚办理完业务离开的客户王从会。
王从会当时从柜台上取了18000元,其中就有100张50元。卢敏为王从会办理业务时,看她有些匆忙,还特意提醒她注意把卡和现金收好。
在缪世琴和卢敏调取监控录像,确认柜台卡槽里的钱是王从会遗落之后,马上联系铜头村村支书,让他带个口信给王从会:赶紧回农信社。
“农信社找我有什么事情?”面对村支书的口信,王从会有些疑惑,随即给缪世琴联系。
“您好,请问农信社找我有什么事情?”“您今天中午取了18000元,回家仔细数过吗,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一听缪世琴这样,王从会赶紧把当天取的钱拿出来检查,发现少了5000元。
原来王从会将钱带回家后,便前去看新房的情况,根本没有注意到钱没拿完。
5000元完璧归赵,王从会十分激动,她说,作为农房重建户,这些钱非常重要,要不是农信社及时发现,并联系她,重建进度就要被耽搁了。
农信诚信为本
贴心服务群众
“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王从会眼眶有些湿润。
“不用谢,这是我们该做的。”缪世琴说,诚信是银行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是企业经营中必不可少的要求,是树立自身品牌形象的重要基础,事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企业的兴衰。
“要始终树立客户第一,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缪世琴说,客户是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发展和留住更多优质客户,银行的经营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所以每一个员工都在工作中发扬诚信至上的精神,服务好每一个客户,才能取得顾客满意的效果。
王从会的事情充分体现了芦山联社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深入基层听意见、办实事,为群众办实事、惠民生,农信得民心的良好成效。
2013年6月18日,芦山联社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联社党委班子带头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听意见、办实事,着力解决领导干部的“四风”问题,取得了干部转作风、群众得实惠、农信得民心的良好成效,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
记者了解到,从县城到乡村,芦山联社14个金融网点严阵以待,由芦山联社党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统筹协调,并做好专项督促,强化组织考评和群众评议,把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内容,推动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为了顺利开展活动,芦山联社做到每周分两次由领导班子带头下乡,深入基层,听取民意,了解民生。与此同时,该联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结成联村帮户对子,开展对口帮扶更多基层群众,先后帮扶清仁乡仁加村、双石镇石凤村两个村落,为困难农户提供资金需求、金融知识等惠民服务。
创新机制
全力支持农房重建
在芦山联社飞仙信用社的6万元的信贷支持下,如今,飞仙关镇朝阳村田女、田军夫妇的新家正在重建中。
“要不是信用社到我们村上宣传,说我们家可以在银行贷款修房,国家还贴息三年,我们到现在都还不知道何年何月能筹到修房子的钱。”夫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芦山联社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帮助受灾老百姓解决农房重建资金困难,帮助受灾农户早日建好美丽新家园,贯彻落实创新服务的工作机制,开辟重建贷款绿色通道,设立农房重建贷款分村流动服务点,简化办理流程,分村、分组、分时间段为农房重建户提供方便快捷服务,方便重建户及时办理贷款,为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授信情况如何?有多少受灾群众已开工重建家园,有多少受灾群众如今还面临资金不足,无法重建家园的困境?考虑到农房重建户面临的各种情况,为了帮助村民们方便快捷地获得资金,重建家园,温暖过冬,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以来,芦山联社在紧张有序开展日常工作的同时,发扬农信社“背包精神”,走村串户,全面调查了解农房受损情况和重建资金需求,逐户建立灾后农房重建花名册,开展灾后农户评级授信专项工作。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狠抓作风建设,全员振奋精神。”对于未来的工作,芦山联社表示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芦山联社健康、迅猛发展。因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更是芦山联社全体干部职工不断前行的方向和精神动力。
芦山农信记者高丽